这封信里 写的是 4 位女性的小故事 有的人永远相信奥特曼 有的人在乌云密布的日子仰望天空 还有的人 也许就是另一个你
视频文案摘录
亲爱的 日前寄出的包裹收到了么 期待你的回音 也让我知晓,你最近过得可还好
先说一个我了解到的幕后小插曲:
这封信里最后那个「云彩收集者」的故事,在原本设定里,画面基调应该是明快清新的。
但不巧的是,拍摄那几天,选定的场景地厦门接连赶上下雨。
在无法延期的情况下,天猫和这一次幕后创意团队「磨物」,以及导演刘亚当一起,只能临时调整脚本。
最终,大家把原定主人公如愿收集到许多漂亮云彩的故事,改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——就算日子乌云密布,也有人抬头仰望天空。
而从结果来看,这个小插曲所带来的启发,也让这个故事多了一份咀嚼和留白。
如果再把目光落回到这封信本身,里面也勾勒出了过去我们在 3.8 节广告里,少有品牌去表达的一种女性光芒:
在那些琐碎又平常的日子 坚定内心的那一份小秩序
过去有太多的 3.8 节广告,女性在里面的角色,是被标签化的。
比如超级妈妈、职场女王、滤镜少女、完美人设。
包括前些年天猫自己产出的一些广告片里,也能看到这样的类型。
它看似是在鼓励和认可女性,实则也是一种无形压力。
而在这封信里,能看到天猫对过去自己视角的改变与跨越,也能看到它对女性内心的洞察与对话。
具体点说:
这一次天猫是用纸短情长,来写细水流长。
它试图去拨开那些浮在普通女性身上的表面相似性,探寻她们内心的小秩序。
即,她们是如何在一个个琐碎又平常的日子里,坚固自己的生活,坚定行进的脚步。
比如,在第一个故事,面对有认知障碍的阿婆,她心怀一段难忘的旋律,就和阿婆拥有了一段珍贵的记忆。
第二个故事,她相信二次元的英雄能打破三次元,正道的光就会传递给身边的人。
第三个故事,她身处隔绝之地不慌不忙,奔赴而来的人就能找到她的方向。
第四个故事,她在乌云密布的日子仍然坚持仰望天空,那片属于自己的云彩就能穿透雾霭。
记得诗人黄灿然在一首名为《我不抱怨黑夜》的诗里,写下过这样的句子:
总得有人 在黑夜里听巴赫和马勒 总得有人 迎接黎明迎接晨光 总得有人 天一亮就下楼走走 看看街上刚醒来或仍在睡着的店铺 总得有人 在早上八九点钟上床 在梦中听见真实世界或梦中世界的噪音
借用这首诗里的语言来说,天猫所展现的 4 位女性,她们就是那种「不抱怨黑夜」,愿意「迎接黎明、迎接晨光」的女性。
她们身上所拥有的的魅力,不在于她们在职场上有多么光芒万丈,也不在于她们在生活里有多么无所不能。
而在于她们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。
也许这种心之所向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,但对她们而言,那就是她们生活里的粼粼波光。
如果再把这缕波光投射到我们所处的疫情之下的生活,她们所带来的启示性在于——
所谓「好好生活,自会发光」,就是只要每个人维系好自己的内心秩序,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坍塌。
另外,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,在这 4 个故事里,商品的角色和用户之间的关系,也发生了一点变化:
卖家秀的是物品 买家秀的才是生活
由于平台固有的属性,每一次节点大促,天猫都有一个必然绕不开的品牌表达命题:
即,品牌如何讲述商品之于用户的价值。
这一次也不例外。
但细看的话,天猫在 4 个故事里,它并没有去放大商品的物用价值甚至情感价值,它更多是让它们陪伴于用户的日常,存在的时候自然而然。
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的手卷琴,它就是一个日常的物件,摆放于阿婆的房间里。
第二个故事里的奥特曼,它虽然是故事的焦点,但对观众而言,它更多是一个儿时记忆的触点,借此来联想起心目中的二次元英雄。
第三个故事里的露营装备,是两个互相奔赴的人随身携带之物。
第四个故事里的那本「云彩收集者手册」,则是女主的一份心志寄托。
假如我们不从商业广告的角度去剖析,可能很多人都意识不到,商品在其中是有露出过的。
再结合短片最后那那一组买家秀和两句旁白文案来看:
每一个寻常的包裹 都藏着不寻常的愿望 天猫有幸陪伴,每一个好好生活的你
天猫这一次想要建构起的商品与用户的关系,不是谁依附于谁,更像是一种彼此的默契,互相的见证。
再换句话说,商品作为卖家秀出来的时候,它是一种物品;作为买家秀出来的时候,它才是真正地进入到了生活。
最后,想说的是,我个人挺喜欢这封信里那段祝语:
亲爱的 我祝你,活得自在,爱得难忘 永远一起奔赴 亲爱的 我祝你,心想事成
从文案的角度看,它不难写,也没太多技巧。
但放到 4 个故事的结尾,字里行间,它就有一种朴素而踏实的温暖。
因为以前总觉得,「心想事成」是一句亲朋好友之间客套的吉利话。
现在会觉得,倘若心想的事真能成,远行的帆也一定能回返吧。
评论(0)